科目代码: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 (农村发展领域考生适用)
一、考试说明 农村发展专业:请参照“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复习。其中,农业经济学80分,发展经济学70分,共计150分。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农业经济学(80分) (一)农业经济学基本概念 1、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2、农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考试要点:农业的概念、特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基本贡献及其多功能性。 (二)土地与水资源 1、土地类型与土地制度 2、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3、中国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 2、中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考试要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区别;实行土地集约型经营的重要意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含义及原因;我国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方式、原则;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配置的意义和节约用水。 (三)农业劳动力 1、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2、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 3、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4、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考试要点:农业劳动力资源内涵、意义、特点;如何认识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转移特点和存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等。 (四)农业技术进步 1、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3、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道路选择 考试要点: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作用;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及其特征;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路径。 (五) 农业资金 1、农业资金概述 2、农业财政资金 3、农业信贷资金 4、农户资金 考试要点:农业资金的内涵、特征、作用;农业财政资金类别及投入原则;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农户在农业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六)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1、信息与信息化 2、农业信息化 3、中国农业的信息化 考试要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功能;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意义及途径。 (七)农业家庭经营 1、农业家庭经营的历史演变 2、农业家庭经营的必然性 3、中国的农业家庭经营及其问题 考试要点: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历史演变;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优点与缺点;我国农业家庭经营问题与对策。 (八)农业合作经济 1、合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农业合作社的原则与特点 3、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考试要点:农业合作经济的内涵及其进步性;农业合作社的原则与特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九) 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其作用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机制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考试要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 (十)农业保护政策 1、农业支持保护的依据 2、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考试要点: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传统农业保护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现代农业保护政策改革方向与趋势。 (十一)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1、农业产业结构概述 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农业生产布局 考试要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含义、基本关系、特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面临问题及其战略性调整的原则、方向。 (十二)现代农业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1、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3、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考试要点:区分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的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中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及其保障措施。 (十三)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基本特征 2、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3、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考试要点: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中国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等。
第二部分 发展经济学(70分) (一)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划分 2、经济发展的含义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衡量发展的指标 考试要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应当主要包括哪些等。 (二)经济增长理论 1、什么是经济增长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3、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4、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考试要点: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比较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论。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1、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 2、生产率与增长核算 3、中国的经济增长 考试要点: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特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 (四)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1、资本与经济发展 2、资本形成的来源 3、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考试要点:资本形成的内涵及其来源;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1、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2、教育与人力资本 3、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4、中国的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 考试要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意义;中国的人力资本开发战略。 (六)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3、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 4、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考试要点: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面临挑战和对策。 (七)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1、技术进步的含义 2、技术进步的类型 3、技术进步的源泉 4、技术进步的影响 5、技术进步的途径 6、技术引进与中国经济发展 考试要点:技术进步的含义、类型、源泉;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国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八)农村发展 1、小农经济及其出路 2、传统农业的改造 3、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农产业 4、中国“三农”问题 考试要点:小农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出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发展的意义;中国“三农”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九)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2、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3、城市化的含义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5、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考试要点: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特点;城市化的含义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存在问题;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特点、问题与对策。 (十)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1、平衡增长战略 2、不平衡增长战略 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相对性 4、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考试要点:平衡增长战略、不平衡增长战略的内涵及其二者关系;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十一)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发展的国际环境 2、内向型发展战略 3、外向型发展战略 4、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考试要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的国际环境特点;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优缺点;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必要性及其成功经验。 (十二)增长与分配战略 1、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 2、增长与分配战略的类型 3、中国的增长与分配战略 考试要点: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增长与分配战略的类型及其利弊;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增长与分配战略重要意义。 (十三)市场与政府 1、市场与经济发展 2、市场的局限性 3、政府的作用 4、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考试要点: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市场效率与市场的局限性;市场失效与发挥政府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市场发展的特征及其政府作用的发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三、参考教材与文件资料 1.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第2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马春文,张东辉主编,发展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3. 2017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
科目代码:896 科目名称:经济学知识与运用 (农村发展适用)
一、考试说明 本科目满分 150 分,其中,微观经济学90分;宏观经济学60分。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90分) (一)需求和供给 考试内容 1、需求、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市场均衡状态的确定及均衡的变动; 3、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的含义、公式及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需求、供给、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 2、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供给及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及其应用;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内容 1、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分析以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以及不同商品两种效应的不同。 考试要求 1、理解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掌握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消费者偏好及其关于偏好的假定,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计算; 3、掌握一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分析; 4、了解商品的分类,低档品及吉芬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考试内容 1、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函数、技术系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其曲线特征,生产的三阶段的划分及其合理投入区间; 2、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及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的分析及其原则; 3、规模报酬的定义、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4、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5、各类短期成本(STC、TVC、TFC、SAC、AVC、AFC、SMC)的特点、曲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LTC、LAC、LMC)曲线及其推导。 考试要求 1、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2、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生产的三阶段的划分及其合理投入区间,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及计算;规模报酬的类型及其成因分析;各类短期成本(STC、TVC、TFC、SAC、AVC、AFC、SMC)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3、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的经济区域和扩展线、技术系数等,长期成本(LTC、LAC、LMC)曲线及其推导。 (四)市场结构理论 考试内容 1、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 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或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条件及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及推导; 3、完全垄断的假设及成因,完全垄断者的需求、收益和弹性,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垄断竞争的定义及其特征,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关系,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比较,过剩的生产能力; 5、寡头市场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纳什均衡的概念内涵,古诺模型及博弈论的解释; 6、四种不同市场结构的优缺点,并进行成本、产量和效率比较。 考试要求 1、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完全垄断的成因;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或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条件及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及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 3、掌握完全垄断者的需求、收益和弹性,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关系,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5、掌握厂商短期、长期均衡时最优产量、价格、利润的计算; 6、掌握古诺模型; 7、掌握四种不同市场结构的优缺点,并进行成本、产量和效率比较; 8、了解斯威齐模型及博弈论的解释; 9、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五)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概念及四种市场失灵的情况; 2、公共产品与免费搭车问题、公共产品的供给; 3、外部影响的概念,外部影响导致的资源配置失效,解决外部影响的对策; 4、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及其解决对策; 5、科斯定理。 考试要求 1、理解市场失灵、外部影响、公共产品、科斯定理的概念; 2、掌握垄断及低效率分析,外部影响的后果,公共产品的特点,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3、了解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科斯定理的适用条件。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60分)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考试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的关系;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GDP、 NDP、 NI、 PI、PDI 之间的关系与计算; 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两、三、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 5、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 考试要求: 1、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名义GDP、实际GDP、绿色GDP的含义; 2、了解用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3、掌握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4、掌握国民收入五个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5、掌握储蓄—投资恒等式; 6、理解GDP折算指数的含义及其计算。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考试内容: 1、均衡产出的含义及其条件; 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MPC、APC、MPS、APS的含义及其关系;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推导; 4、乘数论; 5、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6、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7、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考试要求: 1、理解均衡产出的含义及其条件; 2、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表达式及其计算; 4、掌握各种乘数的含义、公式、推导及计算; 5、了解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考试内容: 1、投资的决定; 2、IS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5、IS-LM分析;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考试要求: 1、理解投资的影响因素; 2、掌握IS和LM曲线的含义、斜率、移动、推导、计算; 3、掌握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理解流动偏好陷阱; 4、掌握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 5、掌握IS-LM模型、两个市场非均衡及其调整、均衡的变动; 6、理解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考试内容: 1、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推导及其移动; 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3、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4、常规总供给曲线;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考试要求: 1、掌握总需求函数的推导及计算,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其移动; 2、了解宏观生产函数; 3、理解三种不同类型供给曲线的假定及其特征; 4、掌握使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现实。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 考试内容: 1、失业的描述和原因; 2、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3、通货膨胀的描述、原因和成本;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考试要求: 1、了解失业和充分就业的含义; 2、掌握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3、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4、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 5、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成本; 6、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政策运用。 (六)宏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3、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5、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6、供给管理的政策。 考试要求: 1、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影响; 2、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其工具; 3、掌握使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 4、了解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5、掌握货币创造乘数; 6、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工具; 7、掌握使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8、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9、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10、了解供给管理政策。 (七)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考试内容: 1、汇率和对外贸易;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汇率和汇率制度; 2、掌握净出口函数; 3、理解IS*和LM* 的含义、推导、移动和计算; 4、掌握使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八)经济增长 考试内容: 1、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3、增长核算; 4、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5、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储蓄率、人口规模等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内生增长理论; 7、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考试要求: 1、了解国内收入的长期变动趋势; 2、理解增长核算方程; 3、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基本方程、稳态的条件、资本黄金率; 4、掌握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动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5、了解内生增长理论; 6、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九)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考试内容: 1、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2、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考试要求: 经邦济世,学以致用,能够利用所学西方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热点经济问题。 三、参考教材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